活一方经济 保一方生态
| 招商动态 |2012-06-04
一座座绿意盎然的山岭,一棵棵苍翠欲滴的树木,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栽竹场面……可谁又会想到,这里曾是一处“只长石头不长草”石漠化十分严重的不毛之地。如今,四川省叙永县处处荒山披绿,林带吐翠,到处展现着绿色的希望。与林地一样,叙永的林业产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,全县林业产业逐步实现了“活一方经济、富一方百姓、促一方和谐、保一方生态”的综合效应,荒石山上的竹林也成为叙永农民的绿色希望。
治理石漠化
还农民“绿色保障”
种下一片绿叶,收获一片森林。然而,在落卜镇农民看来,这只是一个梦想。因为泸州大树硫铁矿一直用土法炼磺,在长达40年的炼磺生产中产生的滚滚磺烟,将周围10公里范围内的植被全都熏死,导致水土流失异常严重,久而久之,土地里白花花的石头裸露,成为了叙永县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区域。“只长石头不长草”成为这里最为生动的写照。
为治理石漠化,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,叙永县开始了艰难的石漠化治理。叙永县立足县情,结合多年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的经验和做法,不断总结出切合叙永实际的石漠化治理模式,并独创出“湿稻草栽竹法”在石头山上栽种竹子。
经过不懈的努力,叙永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遏制,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,原来的许多不毛之地现已被长势良好的竹林、香椿、杉木等绿色植被覆盖。目前,落卜镇有连片种植极具经济价值的绵竹、慈竹3.5万亩,可以为当地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,人均增收上千元,如今,昔日的石头山上生长着的正是农民的“致富希望”。
三百工程
构筑农民“绿色银行”
“别人以前笑我种竹,如今我教他们种竹!”水尾镇青杠村种竹大户叶洪荣自信地说。据了解,青杠村农民竹产业年收入普遍在3万~5万元;年收入在10万~20万元的农户有76户,占总户数的17.5%;20万元以上的多达12户,“贫困村”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富裕村”。
由于叙永县地处川南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喀斯特地貌突出地带,气候条件复杂。据此,该县把发展农村经济,加快农业结构调整,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。
2007年初,叙永县提出了实施“三百工程”,在沿主要河流两岸各100米范围内的宜竹区造竹100公里,沿主要公路两旁各100米范围内的宜竹区造竹100公里,全县竹基地建设规模达100万亩,从而实现竹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100万亩、竹产业实现年产值10亿元、年创税收1亿元的构想。自此,叙永以水尾、江门、马岭等北面乡(镇)为主的“北竹”产业格局正式形成,为农民增产增收建起一座巨大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特色经济
农民新增“绿色存折”
叙永县现有林地面积210万亩,其中竹林面积89.5万亩,位居全省第一。截至2011年12月底,叙永县完成林业总产值20.6亿元,比2010年增长30%,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纯收入达到1316元。总投资15亿元的叙永县江门20万吨竹浆一体化项目将于2013年6月建成。项目投产后,年销售收入10.5亿元,利税总额可达2.5亿元。项目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,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。据了解,该项目将年新增80万吨原料需求,可有力地带动叙永及周边地区林农植竹造林,可增加农民林竹收入4亿元。
除此之外,林下养殖大势兴起。竹林下散养生态“蚂蚱鸡”,每只可获纯收入逾百元。生态林鸡价比“凤凰”,这不是天方夜谭,而是天池镇甲寨子村6组的陈丹林下养鸡的致富经验。据介绍,由于鸡主食林下大量的昆虫,因而最多就是辅助喂点玉米面,喂养一只鸡玉米成本不会超出30元。由于鸡主食昆虫,又是散养,肉质比起家养的鸡更加鲜美可口,按每只鸡3公斤计算,一只就可以卖到150多元,每只鸡纯赚100元没问题。目前,林下养鸡、林下养羊等林下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助农增收的绿色支柱产业。
叙永县本地竹类企业也不断培育壮大。鲜笋加工企业野植珍食品公司生产的苦笋、水笋、罗汉笋等罐头食品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,成为叙永县首家出口创汇企业。此外,向林、大石、水尾、天池等地的竹编产业,水尾、大石、分水的竹笋产业已初具规模,并形成独特的品牌,扬名省内外。